那時我一個人單槍匹馬,根本沒有人可以詢問或分享,所以只能任由眼淚宣洩,常常下了班後去看病人,然後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甚至累到澡也沒洗就一覺到天亮。
後來遇到了協會首頁記載的那對老夫婦,他們希望我能幫他們拍一些平面照片,希望能有人資助他們,因為他們已經沒有辦法了;當老媽媽向我敘述下大雨從傳統屋走到工作房會被雨淋濕時,我的淚水和情緒已經失控了。回家的路上,風一直吹著,淚水則是不斷的往外流,我知道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根本沒有辦法幫助這些人,於是就開始找朋友,跟他們分享這些感觸,朋友聽了也很震撼,因為只看到我每天匆匆忙忙跑來跑去,從來不瞭解原來我的工作是這麼貼近自己的土地,於是朋友們也開始幫忙找資源。
因為曾說過希望能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剛好有位拍紀錄片的朋友,可以幫忙。當時並沒有想要創作,只是想到影像或許比照片更能清楚表達,或許可以透過紀錄片讓人看到實際的狀況,招募到一些義工,就這樣,有人幫忙上計畫,也有了經費,於是紀錄片便開拍了。
一開始本來要找人拍,但是蘭嶼人對拍攝很反感,那時我正在照顧一位同學(癌症末期),我把遇到的問題都告訴她:「我光是照顧這些比較嚴重的病人就要花很多時間,其他的個案變成沒辦法去看,我一個人沒辦法做的來,我一定要透過其他的管道讓更多人來參與,影像會讓人看到、會感動,就會加入。」可是人都是不希望家醜外揚的,更何況是病人,所以家人都反對,我幾乎要跪下來求他們,甚至邊說邊流淚,後來病人的媽媽對我說:「我其實是被妳所感動,在傳統裡,像妳這樣照顧我的女兒,是無法償還與回報的,用我們的田地也賠不起,可是我們可以從妳的工作態度知道妳真的是付出妳的生命在這工作裡面,所以我們願意給妳拍。但是我們只願意由妳來拍。」所以我就把護理和家人照顧的過程實際的拍攝下來,開始在部落裡面播放。
剛開始時是透過教會和朋友,說要招募義工,很多人都想參加,可是他們的問題都是丈夫或家人不肯。因為他們知道要面對的是蘭嶼過去以來一直視為禁忌、不能觸碰的東西,一直猶豫不決。可是當錄影帶播出後,好幾個人都說:妳不要管我先生,先把我的名字寫下來。一開始就有四十五位不拿任何酬勞的義工加入。